【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太空第一响背后,威力惊人的太空核爆为何淡出历史舞台?|环球热闻
2023-05-22 19:57:33 来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首先将弹道导弹投入实用。相比于其他的远程攻击手段,弹道导弹的飞行顶点高,动力强劲,载荷惊人,成为了二战期间对盟军的重要威胁之一。而在二战结束后,弹道导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间探索领域。苏联随后于1957年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卫星1号。随着通讯、侦察技术不断登上卫星平台,如何打击卫星,就成为了各国广泛研究的问题。而美国和苏联,作为冷战中当之无愧的两极,在反卫星武器的发展上投入资源最多,也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工程学奇迹。
太空第一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58年8月1日夜间,美国约翰斯顿环礁,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76.8公里的高度引爆了一枚388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将白天变成了黑夜。与预期不同,美国国防核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防御性措施主要围绕着闪盲症核视网膜灼伤,但事实上主要的损害来自于电磁脉冲:数百公里外的萨摩亚和檀香山见证了辉煌的极光,高空引爆的核武器严重影响了电离层,中断通讯长达6个小时,澳大利亚停电6小时,夏威夷停电2小时。
图为高空核试验的爆炸火球(图片来源:网易)
在这次太空核爆后,美国空军发现了超高空引爆核武器可能的杀伤力和反卫星能力,基于1958年的实验结果,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于1962年7月发起了“海星”测试,在约翰斯顿环礁31公里的高度上引爆了一枚140万吨TNT当量的W49核弹头。电磁脉冲的效果远远的超过了原子能委员会的预期,导致1450公里外的夏威夷遭到电磁脉冲攻击,严重影响了市政照明和通信。电磁脉冲和扩散到大气层外的辐射尘导形成了庞大的辐射带,直接导致了三枚低轨道民用卫星停止工作,并且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导致另外三枚卫星失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反卫星攻击。
图为海星实验产生的极光(图片来源:网易)
基于高空核试验的经验,美国于1958年开始授予马丁公司合同开始开发WS-199B“大胆猎户座”导弹,其目的是基于现有载具开发针对低轨道卫星的打击能力。1959年,10月13日,美国空军成功用“大胆猎户座”模拟拦截了探索者13号卫星,通过了距离目标仅6.4公里的位置。对于一枚使用核弹头,依靠电磁脉冲效应、辐射摧毁目标的反卫星武器来说,这个距离已经足够完成对目标的摧毁。对于1950年代的技术来说,“大胆猎手”已经是相当高的水平。弹药从B-47轰炸机上发射,既可以节省导弹的燃料,也可以快速部署在现有的平台上针对新近发射的卫星进行打击。然而,“大胆猎手”从未搭载核弹头进行过完全能力实验。高空核爆炸的风险和污染有目共睹,在1950-1960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可靠的、低附带损伤的反卫星任务,依然非常困难。
图为1450公里外檀香山看到的海星实验,当时为夜间(图片来源:网易)
铁幕彼岸
作为冷战的另外一极,美国在1962年的高空核试验吸引了苏联的广泛关注。早在实验开始前,苏联的科考船已经进入约翰斯顿环礁和萨摩亚收集数据。1962年10月22日,苏联在290公里的高空引爆了一枚30万吨TNT当量的核武器。基于美国高空核试验的经验,苏联科学家对570公里长度的电话线进行检测,以衡量电磁脉冲效应造成的伤害。
图为苏联A-350导弹发射阵地(图片来源:网易)
1956年,苏联开始研发A反弹道导弹系统。1957年,该系统使用V-1000拦截弹进行了首次测试。然而,V-1000的配套系统迟迟没有完工,导弹的战备状态也不甚理想,直到1961年才进行了首次成功的反弹道导弹拦截测试。作为后继者,A-35系统于1959年开始研发,配套A-350拦截弹,使用核弹头进行拦截。A-350拦截弹使用200-3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作为杀伤手段,可以将弹头以4马赫发射到120公里高度的外逸层,不仅具备了对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同时具备了打击低轨道航天器的能力。1967年,A-35系统首个测试站点完成部署,同时具备了拦截导弹和打击经过莫斯科上空的敌对航天器能力。但是,同样由于核战斗部带来的严重附带损伤,在莫斯科执行对航天器的打击任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电磁脉冲,严重影响莫斯科地区的生产生活。
使用核武器攻击卫星是人类早期在反卫星武器开发上的一次艰难尝试。相比于此后产生的多种手段,核武器反卫星有着极为恐怖的附带损伤和严重的政治后果。在微电子技术尚不发达,动能弹头难以精准命中目标的时代,核战斗部几乎是唯一可靠的选择。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反卫星武器,最终走向了高精度常规杀伤的时代。
作者简介:黄天,媒体工作者,主要从事军事、科普相关媒体工作,长期研究冷战军事科技发展历程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黄 天 (海东青科创团队)
审核专家:东海(中国航天工作者)
策划:金 赫
关键词:
为你推荐
陕西两万五千吨市政桥梁完成“转身”
兰州40家A级旅游景区暂时关闭 开放时间暂定
北京丰台初步排查确诊病例密接、次密接258人 组织3万余
四川95岁战斗英雄何开仲有个心愿:想见见山东老战友
增产快!电力生产加速 能源供应偏紧将得到缓解
夏粮和早稻实现双增产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
云南瑞丽江桥“守门员”:疫情防控不漏一人
“久病床前真孝子” 浙江男子照顾瘫痪母亲十载
黑龙江: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保障标准提至1750元
山西新绛南关村民:因洪水离开家的日子
“十年磨一剑” 黑色矸石山终闻花果香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受伤 内蒙古警方送医救治
一罪犯强行脱逃下落不明 吉林省吉林监狱发布悬赏通告
涉案金额逾3000万 广西一“洗钱”团伙受审
青藏高原有雨雪天气 西南地区江南华南等地有明显降雨
湖南长沙县发现1例外省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青海互助:打造全国最大高原草莓种苗繁育中心
照片修复师:每修复一张照片越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贵州率先在中国实现地质矿产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浙江岱山通报一船沉没 2人获救11人失联
推荐内容
- 陕西两万五千吨市政桥梁完成“转身”
- 河北邯郸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致3人死亡
- 兰州40家A级旅游景区暂时关闭 开放时间暂定
- 湖北警方打掉两跨省“跑分”洗钱犯罪团伙
-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保护孩子?张文宏建议设儿童专
- 海南儋州出现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人员
- 男童脊柱侧弯压迫心肺 医生耗时7小时矫正
- 宁夏将开展18岁以上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 北京新增1例京外关联本地确诊病例 病例所在街道
- 北京丰台初步排查确诊病例密接、次密接258人 组
- 四川95岁战斗英雄何开仲有个心愿:想见见山东老战
- 增产快!电力生产加速 能源供应偏紧将得到缓解
- 夏粮和早稻实现双增产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云南瑞丽江桥“守门员”:疫情防控不漏一人
- 宁夏吴忠核酸阳性者已确诊
- 宁夏吴忠市发现一例外省来吴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久病床前真孝子” 浙江男子照顾瘫痪母亲十载
- 内蒙古额济纳旗5名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在同一饭店
- 北京疾控:近期去过这些地方的相关人员请主动报备
- 北京新增1例京外关联输入本地确诊病例
- 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做群众最盼事 解群众最难题
- 魏复盛:干一些平凡的实事
- 中缅边境畹町海关查获涉嫌走私海马干4381尾
- 黑龙江: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保障标准提至1750元
- 山西新绛南关村民:因洪水离开家的日子
- “十年磨一剑” 黑色矸石山终闻花果香
- 适老化的游戏准备好了吗?电子游戏别忽视老年人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受伤 内蒙古警方送医救治
- 西安鄠邑发布2名密接者活动轨迹
- 宁夏吴忠发现一例外省来吴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上海籍阳性夫妻内蒙古行程涉及3个景区、1个民宿、
- 内蒙古额济纳旗启动IV级应急响应 排查出密接者197人
-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两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泥若二审宣判来了 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被判刑3年
- 河北邯郸发生天然气泄漏 3人窒息死亡
- 北京丰台报告1例甘肃来京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 内蒙古二连浩特两个社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一罪犯强行脱逃下落不明 吉林省吉林监狱发布悬赏
- 兰州6人核酸检测呈阳性 主城区局地调整为中风险区
- 涉案金额逾3000万 广西一“洗钱”团伙受审